8月6日晚,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在西安举办。有数据显示,演出前后,西安出行总订单量同比增长738%,直接带动4.16亿元的旅游收入。
惊人的数据告诉我们,演唱会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它可以带动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
(相关资料图)
此种情形下,2023年以来,哪座城市举行演唱会的数目最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截至目前,从艺人数目来看,摘得“演唱会第一城”名号的,毫无疑问是广州。
广州化身演唱会第一城
随着今年演出行业的持续复苏,官宣演唱会行程的艺人越来越多。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7月6日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506场,票房收入24.97亿元。其中,二季度演出428场,演出票房收入22.31亿元,已超过2019年全年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的一半。
为此,有人调侃,朋友圈里不是在演唱会现场,就是去演唱会的路上。
从演唱会分布城市角度来看,一直以来被追星人戏称为“广寒宫”的广州逆袭了,在演出艺人数上直接超越上海,领先全国。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来广州举办演唱会的艺人已有32人之多,位列全国第一。排在其后的上海,演出艺人数目则达到30人。
可以看到,6月和7月最为热闹,聚集了李荣浩、蔡依林等20位知名艺人,占到总数的60%。
比如说7月8日晚上,许多广州的年轻人能在朋友圈里“看”了5场演唱会:
谭咏麟在海心沙广场唱粤语金曲,林宥嘉在宝能观致文化中心引发欢呼热潮,鹿晗在广州体育馆上演劲歌热舞,胡鸿钧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开唱,还有刘宇亮相在广州塔下举办的“夏日青春歌会”......
演唱会经济大爆发
这样密集的演唱会能为广州带来什么?
作为注意力经济的一种,演唱会等线下大型演出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门票收入,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海量客流——
游客在演唱会期间吃、住、行比以往开销更大,一些跨城人群还会在看完演唱会后游览当地景点。这意味着大型演唱会对举办地周边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消费起到强大的带动作用。
以7月7日-7月9日,鹿晗广州演唱会为例。
引珠江文体广州体育馆大型活动负责人吴嘉伟对南方+记者表示,据其不完全数据统计,仅7月8日、9日鹿晗两场演唱会,跨城甚至跨国购票观众比例超过70%,直接带动了区域客流增长,两天内约有三四万的粉丝群体涌入到广州体育馆周边地区。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星级酒店和便捷型酒店,开房率100%。
美团方面数据则显示,这三天,广州本地景区订单量同比增长120%,广州长隆旅游度假村、正佳极地海洋世界、珠江夜游天字码头等成为最受欢迎的景区。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杨劲松也指出,“演出市场的繁荣不仅能为举办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更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展现城市良好的营商环境等,为后续吸引更多游客旅游,甚至为招揽投资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演出项目也能为演艺相关上市公司创造经济效益。
今年一季度,舞台灯光设备头部企业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绩保持增势,该季度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30亿元、9965.5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47%、62.65%。
股价方面,浩洋股份股价从年初的84.94元/股,升至如今的108.46元/股,涨幅达32.05%。
强大的吸引力
为何众多演唱会都爱“扎堆”广州?
从经济实力来看,对于艺人和演艺公司来说,肯定会选择消费潜力大、收入高的城市。
广州身为一线大城市,不仅消费力强,拥有大量媒体和庞大的粉丝群体,而且交通发达,对周边城市有一定辐射力。
从市场环境来看,广州演唱会市场发育得早,艺术“土壤”丰厚,拥有宝能观致文化中心、广州体育馆、中山纪念堂等众多不同风格的演艺场所,更能吸引演唱公司的目光。
从有关部门支持来看,广州在演唱会的场馆建设、审批手续和相关服务上,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了较多的支持,得以让艺人们在此大展身手。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广州的大学生很多。根据分析,近年来,观看演唱会的人群,大部分都是大学生,他们比其它观众拥有更多空闲时间,在抢票、获取信息上都更为便捷、迅速。
广州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城,承载着13所高校、20多万大学生。
2022年,广州共有165万在校大学生,同比上一年净增9.3万人,比第二名的郑州多25万人。这意味着,每12个广州人中,就有一个是在校大学生。
可以说,广州稳居中国第一“大学城”,很可能,也是全球第一“大学城”。
拥有这样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也成为广州化身“演唱会第一城”的原因之一,让这座城市持续演绎着“演唱会经济”的大爆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