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演艺 > > 正文

故宫著名景点推荐:绛雪轩、颐和轩、乐寿堂...... 快资讯

2023-05-02 21:31:07 来源:互联网

绛雪轩

位于皇家花园东南部,后面是宫墙,东面是西面,宽5间,黄色琉璃瓦硬山屋顶,前面是三间歇山卷屋顶,平面为“凸”字形。开门明亮,第二个房间,尖端是门槛窗,上面是福禄万字窗,下面是大玻璃方窗。门窗为楠木原色,不加油装饰,柱、框、梁、方形斑竹纹绘画,简单优雅。

轩的前一个硫玻璃花坛非常精致,规模和形状恰到好处。下面是五颜六色的硫玻璃须弥座,饰有行龙和缠枝西番莲图案。上端用绿色栏板和深紫色望柱包围。底座和栏板之间使用了一块白色玉石的顶部。颜色对比明显,但非常和谐,是宫殿里花坛罕见的杰作。罐子里堆着石头,种着牡丹等珍贵的花木。


(资料图)

在宣之前,有五棵海棠树。每当花瓣落下时,它们就像五颜六色的雪花,然后被称为江雪轩。晚清时期,慈禧的生命从河南移到太平花,取代了古海棠。太平花叶呈长椭圆形,边缘有稀少的牙齿,四片白色花瓣,初夏盛开,香气优雅。

花坛前竖立着一根古木化石柱,铁灰色,十分珍稀,上刻乾隆皇帝皇题。

颐和轩

颐和轩是紫禁城东北角宁寿宫后区的单一建筑之一。南有乐寿堂,北有景祺阁。轩与阁之间有一条走廊,形成了一座工字殿。颐和轩建于乾隆37年(1772年),嘉庆7年(1802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两次重建。

颐和轩宽7间,深1间,单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前檐出抱厦5间,后檐出抱厦3间。除前檐抱厦外,其余房间均出廊。前檐与厦明之间、物品次之间开放,产生较深的前出廊,东西梢之间安装板墙,南侧为门槛墙、采摘窗。轩明间为五抹头道门,二间为阈窗,上为步步锦支摘窗,下玻璃抽屉窗。尖端之间有步步锦支摘窗。后檐抱厦次间、山面轩梢间、尽间均为门槛窗。明间有三条走廊,北接景祺阁,明间东西向开门,可通轩北东西两个庭院。轩东西山廊南北封装,配有侧门,西廊外建有亭台楼阁和围廊,产生庭院。

颐和轩前台左侧设有日晷,与永路、乐寿堂相连。永路两侧设有硫玻璃花池。宣两侧有连接乐寿堂的走廊,景胜斋帖石雕嵌在走廊墙上。

古华轩

古华轩是宁寿宫花园第一个进入庭院的主体建筑。乾隆建于37年(1772年)。轩是位于北侧南部的敞轩,有三个宽阔的带回走廊,正面悬挂着乾隆皇帝的“古华轩”木牌匾。卷棚歇山式屋顶,黄色玻璃瓦绿色剪边。檐柱之间倒挂着过梁和凳子,金柱之间安装了透空灯笼锦落地罩,用于界定内外,产生内外区域的连接。

轩明之间的内檐和后檐有四块悬挂的木雕龙匾。明间有一对对对联,都是乾隆皇帝的古梓。轩的前檐下有一株古梓。轩的时候,冠径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它靠树建轩,故称“古华轩”。

古华轩的装饰简约典雅,尤其是轩内的天花板独具特色。它摒弃了通常的绘画装饰方式,选择了以卷草花卉为图案的楠木贴纸,优雅典雅。由于图案突出在天花板以上,在光影的变化中获得了很强的层次感。虽然没有彩绘贴纸那么耀眼,但其艺术魅力和装饰造型却独树一帜。

玉粹轩

玉粹轩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入院,西靠宫墙,东对望符望阁。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凝辉堂。

轩光有三个房间,前出廊。覆歇山卷屋顶,绿色琉璃瓦装饰屋檐和脊柱,其他铺有黄色琉璃瓦。轩内隔三间房,南称闲置房,北称佛堂。北通竹香馆有室内通道。

轩前东南侧横贯一道彩色石片贴面的短墙,北侧连接游廊东侧和符望阁,将玉粹轩前隔成一个庭院。轩南与石山相连,有一条踏板道到达峰顶。

三友轩

三友轩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三入口庭院,位于北侧南侧,三开间式小轩。清朝乾隆建于39年(1774年)。黄琉璃瓦卷棚屋顶,东为硬山式,西为歇山式,三面走廊。这是一种巧妙地借用地形的屋顶结构,只在宫殿里。

轩明间扇4扇,中间两扇为门,檐下挂匾“三友轩”,两次间为灯笼锦支摘窗。轩内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装饰主题。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紫檀雕圆光罩,用竹叶嵌入玉片,构思巧妙。东有三扇采摘窗,与乐寿堂隔窗对望。后檐为采摘窗,窗外为假山。西二间西墙开窗,以紫檀透雕松、竹、梅纹为窗棂,密密相间,雕刻细致。通过西窗,您可以欣赏到窗外如意的假山和翠竹青松。

三友轩的装修主题与轩外种植物相统一,内外呼应,渲染突出建筑主题。

乐寿堂

乐寿堂是紫禁城东北角宁寿宫后区的中单建筑之一,南是养性殿,北有颐和轩。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成,嘉庆七年(1802年)修缮,光绪十七年(1891年)修缮。乐寿堂模仿长春园淳化轩的规定,其南北庭院东西廊壁镶嵌着胜斋帖石雕。乾隆以此为让位后的卧室,御题“座右书娱景”联句,所以堂也叫宁寿宫念书堂。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曾住在这里,以西暖阁为宿舍。

乐寿堂宽7间,深3间,周边走廊。宽36.15米,深23.20米,建筑面积839平方米。单檐歇山顶,覆盖黄色琉璃瓦,从路面到正脊高18.7米。柱网结构为减柱,即明间与东西间减杀前檐4根金柱。为了装饰和支撑二层楼板,在室内6根金柱以南1.82米处增加6根柱子,在东西侧以北距老檐柱以南1.6米处增加2根柱子。增加的8根柱子的外观与框架柱相同,但上面没有负荷梁框架,直到天花梁的底皮停止。

乐寿堂明间前后檐为五抹步锦支摘扇4扇,其余均为门槛窗,门槛窗分为三层,下玻璃窗,上二层步锦支摘窗。室内明亮,次间以东西向阁道隔开成南北两厅。东西梢南侧和北墙通道为单面,其余为双层,二层面积341平方米。大厅仙楼、东西梢南侧、北廊及其隔断、阁道装饰风格统一,常用楠木包装紫檀、梨等贵重木材,室内装饰玉、珐琅等装饰品。

乐寿堂仙楼是乾隆时期装饰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天花板是木雕,与整个房子的装饰相衬托,高贵典雅。乾隆52年(1760年),大禹治水玉山建成后,一直陈设在北厅,“乐寿堂”牌匾悬挂在北厅北檐。

关键词:

上一篇:天天短讯!翃字怎么读_翃的读音
下一篇:环球速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能进吗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